杭州亞運會電子競技FIFA項目冠亞季軍之合照
王知章(中)、董恆森(左)、吳威廉(右)
排球好手 澳門區亞運選拔賽FIFA冠軍
Nuno(王知章)是一名排球好手,也是一名電競足球愛好者,他接觸FIFA要比排球更遲一些,Nuno在高三那年乘著FIFA的遊戲熱度開始與朋友一同遊玩這款遊戲,最初就是抱著娛樂的心態去玩玩,後來恆常參加比賽且隨著在網上對戰逐漸打上更高級別的聯賽,個人排名火速提升,對於正式FIFA賽事躍躍欲試的Nuno在2016年舉行的“太陽FIFA盃”上贏得了電競生涯首個冠軍。
今年是Nuno與FIFA相遇的第七年,也是澳門第一年舉辦杭州亞運選拔賽,Nuno在選拔賽中獲得了FIFA項目的冠軍,翌年將會代表澳門出戰杭州亞運,電子競技首次作為正式競賽項目出現在亞運會賽場上,項目所獲獎牌也將計入國家獎牌榜,這消息無疑是對電競界及各電競選手都係大事件,模擬體育品類從表演項目到正式競技項目,本次電競入亞意義非凡。
從興趣到熱愛 從熱愛到有成績
十六歲才接觸排球賽事的Nuno較同輩隊友更遲起步,憑藉著青春期對參與運動賽事的一股熱血,以及針對性強化自己的攔網技術以彌補基本功的不足,Nuno總算能與培正隊友一同站在學界賽的舞台上揮灑汗水,剛開始Nuno都是把排球看待為課外活動,一直到了大學時代,他才真正喜愛上這個項目:“升讀澳大後與現在慈青的隊友們一同在大學賽事打拼,大家經歷了很多,也逐漸對排球更加看重及認真了起來。”
對FIFA項目也是如此,Nuno本來只是因為朋輩影響而開始玩FIFA,經過練習Nuno的技術越來越熟練,對FIFA的興趣逐漸濃厚,個人排名火速提升,後來更出國參加FIFA17世界盃。
出國追夢壯心智
Nuno近年來積極參與FIFA的各項賽事,也曾赴加拿大參加FIFA世界盃,在那次比賽當中Nuno建立起重大的自信心:“這場賽事是我人生參與過最大型的賽事,還記得面對著世界級高手時,真的有種未上場就已經輸了氣勢的感覺,我那時在小組賽就出局了,也明白到運動心理及臨場發揮的重要性,去到那一刻,自信心及震懾力都相當重要。”
除了“太陽FIFA盃”冠軍外,Nuno在赴加拿大參加FIFA世界賽後繼而獲得了“FIFA17球王爭鋒賽”冠軍、“澳門新葡京CESG x KOM FIFA18錦標賽”冠軍、“KOM電競FIFA賽”冠軍、“KOM全澳大澳生電競賽 FIFA20”冠軍、“FIFA澳門盃澳門電競足球賽”冠軍,生涯的六個FIFA電競賽冠軍中,有五個都是在參加世界賽後獲得。
朋友的支持、家人的驕傲
“參加FIFA世界賽對我影響很大,因為當時把目標放得很遠,自己也沒有為意在奮戰的沿途上已經超越了很多人,也明白到支持者真的非常重要,在比賽上有朋友為你打氣、與你一起慶祝,要比孤軍作戰的感覺好多了,那時開始每個賽事我都會叫朋友來打氣。”Nuno不單有朋友支持他排球及電競的比賽,他的父母也十分支持Nuno,在Nuno參加比賽後甚至會替他高興;
“排球讓我有了更強壯的身軀 FIFA讓我有了更強大的意志”
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主席霍啟剛說:「我覺得所有的體育項目,除了身體肌肉、功能的展示外,還要有智慧、策略、團隊合作等等元素才會讓賽事精彩。電子競技恰恰都符合,比如操作時的手眼協調、肌肉反映和戰術策略的指定,而面對巨大的壓力之下如何翻盤,也考驗選手的沉穩和抗壓能力。」
身兼兩項運動的運動員Nuno說兩項運動相輔相成:“排球讓我有了更強壯的身軀,FIFA讓我有了更強大的意志,我認為兩者是有關係的,打排球賽時不會緊張,因為沒有什麼可怕得過單人應戰的FIFA;但也不會去害怕FIFA賽的孤獨,因為朋友、家人、隊友都關心著我,兩位教練也是無條件支持我,賽後打開電話就收到他們的短訊祝賀,現實與虛擬之間起著相輔相成的作用。 ”
電競打機大不同
參與大型賽事的經驗讓Nuno眼界大開,同時也對自身電競項目的發展有了更深體會,當詢問Nuno覺得電競與打機有何不同時,Nuno表示:”電競代表競技、比賽。不能再視遊戲為居家娛樂,需要面對得獎喜悅及落敗失落。”
兼顧排球和電競的Nuno,深感“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付出總有回報”,由當初對電競足球的愛好轉變職業電競選手,他對比賽更加重視,落敗及勝利後會分析及檢討原因並再重新訓練。認真的競技,是要因應對手的打法而作出即時調整,這些策略好比現實的運動競賽,絕非兒戲簡單。
對亞運的期待與抱負
Nuno望能披上澳門隊隊服踏足亞運舞台:“以往參加世界賽就曾碰過不少日本、韓國及香港的選手,他們的水平都相當高,很希望能置身大型的亞運舞台,與亞洲各地高手較勁。”為此,他正積極裝備自己:“在FIFA上,仍有很多技術可以精進,我會觀看職業選手的片段,看看職人是如何在不同的情況進行攻防戰,也會多研究領先或落後時可以執行什麼計劃,可以做的還有很多。”他對這次杭州亞運都抱有抱負及期待,立志要取得“有獎項的名次”;
澳門電競未來的發展
疫情令虛擬電子競技運動受到更大關注,近年來除了靠舉辦不同規模的電競比賽,甚至大型官方賽事,投放資源培訓正規電競教練及運動員、教育大眾以提高電競在社會上的認受性、支援相關電子競技產業等等,都對本澳電競發展非常重要。但在談及澳門電競未來的發展時,Nuno表示:”仍有很長遠的路要走”。
澳門電競發展面臨人才問題,選手因為人口基數小,組建澳門本土戰隊的難度很高(MESUF正積極做相關的人才培訓),加上雖然已經有年輕人的家長們已經參加過了健康電競推廣講座,部分對電競的見解已有很大的改善(特別是當有家長在了解到電子競技項目也能拿到國家認可的全國冠軍時表示原來電子競技真的能帶來榮譽而不只是玩物喪志),但還是有不少青少年並非用正確的觀念去接觸電競,以至於家長們的反感。
沉迷與目標
對於參選亞運會是否證實電競不是沉迷而是目標,兼身為排球運動員的Nuno則有另一睇法:“每一個項目都可以沉迷,大眾主流的健康運動也會導致沉迷”,對於電子競技和沉迷遊戲的區別,即一個有極強的自制力而另一個是荒廢時間。當找到人生目標時,自然而然就會擺脫遊戲的控制,甚至讓遊戲成為你們的助力。成為遊戲的主人,才能更好地掌控人生。
職業電競選手
“要三思而後行,畢竟現實還有很多因素要兼顧”這是Nuno對新一代年輕人想踏入職業電競運動員的忠告。理想是很美好,但也要兼顧”能否堅持”的現實。電競就是如此,當你每天坐在屏幕前進行著8小時以上的集中化訓練時,還會覺得這是屬於遊戲“放鬆、娛樂”的範圍嗎?千萬次地敲擊鍵盤鼠標、日復一日的重複著枯燥的練習操作、與團隊在一場又一場的對局中不斷磨合,都只是為了距極致更近一步。
集訓
Nuno是澳門足球總會電子競技項目的隊長,亦是近年致力在澳門推動電競運動的中國澳門電子競技運動大聯盟總會(英文簡稱:MESUF)會員,本次由兩大總會聯合主辦意味著電競足球賽事恆常化,致力提升本地選手實力打入更大的舞台。
在疫情前Nuno每週都會前往澳科大MESUF電競培訓基地進行集訓,他與隊友不單經常互相鼓勵、進行對抗切磋,更會與其他地區組織友誼賽及觀看其他職業選手的比賽視頻以分析戰術,積極提升電競水平備戰亞運;
留言